踏板和跨騎摩托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兩類車型,只不過隨著市場需求的不同,它們的占有率和保有量會有明顯的變化。
從前年開始,150cc的踏板摩托車有了明顯的增長之勢,有一種喧賓奪主,將通路跨騎車干趴下的雄心壯志,而這種現象從目前市面上的品牌布局和車型數量就可以非常直觀的展現出來。
那麼問題來了,踏板車和跨騎摩托車,哪種質量更靠譜?會有哪些區別?
踏板車和跨騎摩托車之間的區別,將會體現在車身結構,動力總成以及傳動方式,至于哪種車型質量更靠譜,嚴格意義上來說,具體車型要具體對待,不能一概而論。
一.具體區別
1.車架不同,這里的車架倒不是材質和它的構造,而是它們的整體布局,踏板車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平地板設計,當然現在有些車型也不再保留這種理念,而會采用一個凸起的脊梁,但不管怎麼說,它的整個框架都是凹進去的,而跨騎車不管如何細分,都不會如此改變。
這樣的整體布局下這兩類車型就有了本質上的差異,踏板車油箱容積可擴展空間非常有限,所以這類車型的油箱容積普遍都不大。
而跨騎類車型的油箱則會不受限制,但是為了自身操控的需求,它也不會隨意加大,還是會充分考慮整車穩定性后合理設計,不過就算如此跨騎車的油箱一定比踏板車大,并且結構還會更緊湊。
2.性能不同,同等技術和同等排量下跨騎車的動力和油耗都會優于踏板車,這主要和它們的發動機組成結構和傳動系統有離不開的關系。
到目前為止,踏板摩托車的缸體數量只能達到雙缸,排量也不會太大,并且大多數車型都采用的是自動分離無級變速箱。雖然它的這種設定在操作上具有簡潔性和便捷性,將會更容易上手。但相較于跨騎車在性能的表現上還是會很容易受限的。
3.定位不同,雖然目前市面上的踏板車也出現了跨界元素和多用途傾向,但是相較于跨騎類摩托車它其實還是小巫見大巫,所能細分的領域和車型非常有限,在功能上也不會像跨騎車那樣更加精細,并不會具備太強的可玩性,畢竟這類車型的初始設計原望就是日常代步。
4.騎行感受,就入門級車型的表現來看,踏板車的舒適性和操作簡潔性以及實用性都非常突出,這也是它們在通路板塊能夠迅速上位的主要原因。而跨騎車除了油箱大,動力強一點,油耗小一些觀感和舒適性方面明顯都不如踏板車。
二.哪種質量更靠譜?
同一品牌和同一規格的這兩類車型,一般來說在質量上并不會有太大的區別,因為它們的品控是一樣的。但是踏板摩托車因為覆蓋件多,發動機單一,傳動系統又有點特殊,所以實際的故障率還是會高一點,并且維修費用也會貴一些。
當然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踏板摩托車的制造成本顯然要比跨騎車高,所以同等售價的車型,踏板車就不可能達到跨騎車的高規格或者高質量。
以5000元左右的兩類車型為例,隨隨便便的一款跨騎通路車它騎個八九萬公里都不會有問題,就算你不怎麼保養,它也會很堅挺。但是踏板車顯然就不會這麼的「靠譜」,因為這個價位的車型本身的發動機就比較一般,甚至于很多都是「地攤貨」,所以就會給人一種質量不咋地的感覺。
總而言之,不同分類的車型都會有質量和性能方面的區別,所以我們選車之初還是要將質量放在第一位,這樣不管它是踏板車還是跨騎車,都會表現出耐用的一面,如若不然所選的車型照樣會不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