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前年的時候買了一台本田125踏板,留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油耗并不低,雖然排量只有125cc,且自重只有100kg,但實際使用下來的油耗卻在3L左右。
3L的百公里油耗其實已經非常高,如果我們退一步來看尺寸更大、成噸自重的汽車,比如說卡羅拉雙擎的百公里油耗可能只有4.5L左右。
但一個上路品質200kg(帶人),一個上路品質1500kg,兩者之間的自重差距高達7倍之多,但踏板的油耗卻只是比混動汽車節省了50%。
摩托車省油只是相對概念,如果放大到整個市場中,你會發現摩托車其實是一種油耗、效率、體驗感都非常差的交通工具,唯一的優勢就是購買、使用成本低,且3km生活圈便利性更強一些。
在設計摩托車的時候其實就有兩條路線,一條是更加經濟的跨騎摩托,絕大多數跨騎摩托車都是「手動擋」,也就是有離合器、檔位的常規摩托車,另一條則是更加省事兒的踏板摩托車,踏板摩托車則沒有離合器和換擋機構,為無級變速機構。
還是那個問題,為什麼踏板摩托車費油?
最合理的解釋就是,摩托車定價較低,還要設計「自動擋」,在空間、成本、技術等多方面因素考慮下,「自動擋」摩托車的換擋機構效率一定不會高,因為使用更高效率的換擋機構需要更高的成本,更先進的技術。
踏板摩托車的換擋機構非常簡單,就是非常入門的皮帶結構,傳動效率非常低,再加上本身踏板摩托車發動機也比較落后、排量小等原因。
在使用過程中往往需要更大開度的油門才能保證一定程度上的動力, 所以踏板摩托車的油耗就會高于跨騎。
此前有數據表示,踏板摩托車的無級變速機構傳動效率只有70%左右,會浪費掉很多的動力,簡單一句話,踏板摩托車油耗高是低售價帶來的低傳動效率造成的。
其實也不是所有的踏板摩托車都很費油,價格高一些的踏板油耗就很樂觀。
比如說雅馬哈的Xmax300,300cc的排量,上路250kg的自重,百公里油耗和125cc踏板相差不大,都在3L左右。
相比于125cc踏板數千元的定價,Xmax300的價格在5萬元左右,企業在發動機技術、傳動效率上做出了非常大的改進升級,是為技術買單,更好的技術一定會帶來更好的油耗表現。
而選擇125cc踏板的用戶群體其實也并不關心油耗,畢竟他們要的是3km出行半徑內的便捷性,養一台小摩托車的成本還是要比汽車更低,百公里3L的油耗的確不低,但一台摩托車的行駛里程基本上也就在3000-5000km,這些油耗對于用戶來說根本不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