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一直不覺得機車上掛熊或者玩偶有什麼特殊含義,以前騎腳踏車的時候我也喜歡在車上掛個玩偶,無非是在長途路中排解寂寞,圖個好玩罷了。可隨著機車越來越多,摩友在車上掛玩具熊這件事兒,也逐漸引發群眾遐想,大家不理解這幫騎機車的人為什麼要這麼做,這麼做又有什麼意義?什麼傳承?什麼好處?
正巧這個問題在互聯網上并無詳細/胡編的解答,所以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熊。
機車與玩具熊或者與玩偶之間,到底有什麼故事?
要講明白這件事兒,我們需要從兩個角度出發,一個是摩友的角度,另一個則是廠商的角度。以摩友的角度來說,騎車帶著玩具熊無非和以下三個故事有關。
1、覺得好玩兒。
大家綁這個只是覺得好玩,沒有任何深意,綁熊也可以,綁其他玩偶也可以,我以前很喜歡在車后面綁一個反光玩偶,最后也被有緣人自行摘走了。
2、悲情故事。
據傳聞,有位意外喪子的父親,為了紀念孩子并完成愿望,他就把孩子生前最喜歡的玩具熊綁在了機車上,騎著機車環游世界,為了紀念這件事,許多摩友便開始自發效仿這位父親,將玩具熊綁在自己的車上,留下一段佳話。
(圖文無關,傳說中的父親是一位寶馬車主)
遺憾的是關于這則故事我并沒有找到任何資料,如有大佬知道歡迎來講講個中奧秘。
3、抵制霸凌。
在美國有一幫神奇的摩托佬,他們會在每年的特定日期,騎著機車,帶著玩具熊,為那些遭到欺負甚至虐待的兒童送去溫暖和關懷,這項活動被稱為「泰迪熊騎行」。
從1992年到2022年,泰迪熊騎行已經舉行了30年。雖然國內暫時沒有這樣的活動,但在車上綁個玩具熊也能起到賞心悅目的作用,說不準也能在某個時刻治愈某人,或是某個熊孩子。
(所以最早在機車上綁熊的群體應該是哈雷車主)
而且哈雷和玩具熊也有一段淵源。
自20世紀初期泰迪熊出現在市場之后,這種萌萌的、毛茸茸的小玩偶,便迅速占領了幼兒的市場,無論男女。因此機車商家也會針對需求,推出部分機車主題玩偶來多賺錢。但是這種衍生品往往需要品牌先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同時它的用戶群還得涵蓋孩兒爹才行。
泰迪熊第一次與機車廠家進行聯名的歷史已經無從考證,但從能買到的二手玩偶上來看,早在1984年哈雷就已經把泰迪熊和機車結合在一起,消費者愛屋及烏,給自己孩子買個衍生玩偶也很正常。
時至今日你在哈雷的部分門店/網店還能看到哈雷獨有的玩具熊,以及專門為玩具熊所準備的哈雷皮衣。
(這種衍生產品的目標定位很明確,廠家他還想掙你孩子的錢……)
從機車廠家的角度來說,聯名玩具熊的出現只是市場需求的結果,并無其他深意。
目前有四家機車廠商以小熊作為自己的官方玩偶,他們分別是寶馬、KTM、春風,以及哈雷戴維森。
(判斷標準以官方渠道是否能購買為準,我說的可能并不全面)
除此之外,市面上這些機車廠商都擁有自己的衍生小熊玩偶,不管你是凱旋,本田,還是川崎,消費者在網絡上都能買到具有官方授權的小熊玩偶。
不過呢,在中國最讓摩托佬喜愛的衍生玩具還得是來自寶馬的拉力熊。
在20世紀末期,隨著F1賽事的爆火,寶馬車隊的贊助商(我忘了叫啥了)生產了一系列BMW Team Teddy玩偶,為寶馬助力,順便打出自己的名氣,就這樣寶馬也開始擁有了自己的小熊。
不少帶著孩子,或者有孩子的家長,在賽車場看完比賽后也會給孩子順手買個玩具熊,如此一來既能感動自己,也能讓小娃娃感到滿意。
隨著時間的發展,寶馬玩偶熊的外形也開始逐步改變。
(早期的拉力熊)
(如今的拉力熊和它的伙伴們)
當然寶馬拉力熊的大受歡迎,還和它出現的契機有很大關系。
在2015年前后寶馬中國開展了一種送玩具熊的活動,當時在機車行業內只有寶馬這麼做,但是能在這會兒買寶馬的車主根本不差一個熊,特別是對于1200車主而言。可能是出于好玩兒,或者是長途摩旅時的空虛,部分1200車主開始把小熊掛在機車尾箱后方,反正是送的,不用白不用。
(2016黃山寶馬車主會截圖)
隨著黃山寶馬會以及寶馬車主群體活動的擴大,越來越多的摩友看到了玩具熊還有這樣的玩法,于是便紛紛效仿,到了今天,不管你是不是寶馬,都可以在車后掛個玩具熊,僅僅是因為好玩而已。
同時也因為寶馬拉力熊的曝光度最高,如今你在淘寶或者咸魚上所購買到的機車相關玩具熊,大部分都是以寶馬拉力熊作為原型而設計的衍生品,包括但不限于SHOEI熊、AGV熊,或者本田熊,當然真假問題咱們就不討論了,反正我是很難分辨出來。
總結:
雖然在機車上綁個玩具熊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但在國內它確實沒啥深刻意義,它和會跳舞的雞、會抖動的胸,以及其他裝飾品一樣,只是為了好玩。
生活是曠野,不是軌道,你有權選擇能讓自己開心的東西。需要注意的是玩偶必須要固定好,并且題材不能太引人注意,畢竟玩偶掉了你會難過,后車如果過于關心你的玩偶,也會大大提高你被追尾的機率,得不償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