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為一個工業發達的國家,其汽車制造業及摩托車制造業發展迅速。日本四大摩托車廠商本田、鈴木、雅馬哈和川崎之間的互相競爭,也促進了摩托車行業的進步,大批性能優異,造型犀利的摩托車面向市場。
因為本土摩托車質量好,同時價格便宜,不用考慮關稅問題,所以很多人選擇摩托車作為代步工具。但是在日本要想駕駛摩托車上路可不是那麼輕松的,需要經過非常嚴格的摩托車駕駛資格考試才行。
據統計,日本摩托車駕駛證平均要考15次才能通過,2011年平均要考29次才能合格。平均29次什麼概念?可能有人考了10次,有人考了50次以上啊。
在國內,兩輪摩托車駕照(E照)可以駕駛所有的兩輪摩托車,但在日本不同,由于日本摩托車排量跨度比較大,從50cc至1000cc以上的摩托車有上百種,因此不同排量的摩托車分成不同的駕照等級進行考試。
駕照種類:
一、50cc以下的稱為原付,類似于國內的小型踏板助力車。不許載人,最高限速30km/h.
二、50—125cc為小型二輪,允許載一人(一年駕齡以上),沒有30km/h限速,但是不能上高速。
三、125—400cc為普通二輪,允許載一人(一年駕齡以上),沒有30km/h限速,可以上高速,允許高速載一人(三年駕齡以上),這種駕照考的人最多。
四、400cc以上為大型二輪,允許載一人(一年駕齡以上),沒有30km/h限速,可以上高速,允許高速載一人(三年駕齡以上)
機車的排量越大,考試的難度相應越難,普通二輪摩托車資格考試教練車為本田CB400,排量為400cc。
400cc以上大型二輪考試用車為定制版的NC750L。
學科考試跟國內科目一類似,就是一些交通標志識別,行駛規范等等。重點是技能考試,也就是路考。
這個是普通二輪摩托車考場示意圖,其中包括紅綠燈、連續L型直角彎(寬兩米)、S型彎道、8字型彎道、過鐵橋和一本橋。其中一本橋是指:一個30厘米寬,15米長的直線,要保持車輛的前后輪都在直線上,且停留7秒以上,低于扣分。
從進入考場檢查車況開始到結束必須一氣呵成,超出規定時間完成一律不合格。考試中身體或機車碰到障礙物、壓到黃線、熄火等同樣是不合格。
同時為了模擬真實的路況,各學員考試并非單獨進行,本來自己信心滿滿,路上被菜鳥新手擋道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最后除了這些之外,你還要學習一些緊急治療措施,包括人工呼吸、心臟復蘇術和緊急起搏器的使用等。
日本對摩托車的駕考嚴格要求是有好處的,這使人們摩托車的駕駛技術普遍提高,能夠更好的操控好自己的座駕,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畢竟,在考場上摔車了要比在路上摔車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