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百出的機車:彎梁、跨騎、拉力、巡航,你會選哪一款?

西門町拓海 2023/01/06 檢舉 我要評論

摩托車雖然只有兩個輪子,但是分類卻要比汽車更加復雜。從用途上可以分為 通路車、玩樂車和休閑車

從結構上又可以分為踏板、彎梁、跨騎、越野、拉力、巡航、復古、mini、休旅、太子車、跑車等等,有些還可以相互組合,比如越野車換上了街車的輪胎,就變成了 滑胎車

彎梁車加上越野車,可以變成 XADV

街車+跑車就變成了 街跑,真的是花樣百出

踏板摩托車

首先來說說踏板車,通常用來代步,又被稱為「綿羊仔」

根據排量的不同又可以分為大、中、小不同的種類,排量集中在125cc和150cc,采用單缸發動機,匹配CVT無級變速箱

踏板摩托的傳動效率不高,油耗表現一般,比較適合單騎,售價親民,所以在全球范圍內銷量都很高

在國內賣得比較好的有本田的NCR125、NS125、喜鯊、豪爵的UHR125、雅馬哈旭鷹等等,價格都在幾千到1萬左右

當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意大利的 Vespa(維斯帕),專注于歐式浪漫踏板車,入門的150系列價格3.4萬,最高售價接近13萬,被稱為踏板中的「勞斯萊斯」

彎梁摩托車

接下來就是彎梁車,外觀上比踏板車的多了一個隆起,通過性更好,大多也是單缸發動機,排量集中在110cc和125cc

最關鍵是變速箱采用自動分離有級變速,和汽車上的手自一體模式很像,比踏板車的油耗要低很多,比較適合短距離通勤代步

國內比較熱門的車型有本田威武、小火箭、雅馬哈凌駿、豪爵UG110等等

跨騎類摩托

再往上的摩托車基本都屬于跨騎大類,上車需要抬腿繞一圈

其中通路車的外觀比較簡潔, 車型功能單一,性能偏向實用,拒絕一切花里胡哨的配置,以前火車站、汽車站跑摩的的基本上都是這種,排量一般在250cc以下。很多人接觸摩托車都是從通路車開始

跑車主要是為了競賽服務,動力調校偏高,性能強勁,而且造型非常炫酷,這類車型的型號一般會帶「R」,血統更純正的會用「RR」代表地位

街車可以看做是跑車的弱化版,通路車的強化版,介于二者之間,既有不錯的動力,又兼顧舒適性,相當于汽車界的轎跑車型

至于越野車,從輪轂、減震、車架方面很容易區分,但是這種 高坐姿、小油箱、震動大的車型,不太適合日常騎行,所以騎越野車的人不走尋常路

拉力車也屬于競技車型, 越野胎、高把手、大油箱幾乎都是標配

衍生之后就有了ADV,偏向于民用探險的越野休旅車型,比如本田的CRF190、CB200X、豪爵NK150

這類車型再弱化一點,就變成了休旅車,比如鈴木的DL250

巡航車的特點就是大,腳踏靠前、坐姿后傾,有種與生俱來的大佬氣質,比較適合長途騎行、夜店撩妹,最經典的就是哈雷

復古車主要是為了凸顯情懷,造型偏向圓潤簡潔

mini摩托可以劃分為玩樂車型

比如春風狒狒、銀鋼小怪獸、貝納利小暴龍、本田經典的小猴子等等

最后就是太子車,主要指一種摩托車的款式,比較顯著的特點就是: 車把高揚、車座低矮,前輪直徑偏大、后輪小,油箱大多為水滴型,前減震較長、前傾角度較大

最大的好處就是看起來更加霸氣,騎起來更加舒服

寫在最后

除了上面說到的這些,還有三輪車、四輪車、公務車、電動摩托車等等分類

每個類型也都有自己的受眾群體,有一些分類還存在一定的爭議

大家在選購的時候,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選擇適合自己的機車類型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