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機車不用無級變速箱?非要用腳掛擋,用油門控制不好嗎?
看了本文標題老司機先不要急著吐槽,因為它是機車小白的疑惑。
這是騎士分享無意間刷到的一個問題,感覺有必要科普一下,讓不了解機車的車友對這類車型有一個重新的認知。
用腳掛擋和屁股冒煙,應該是很多人對于早期機車的一種印象,尤其在兩沖程代大部分機車都是這種標配,甚至于有些車型的掛擋方式現在看來還非常怪異。
但現在已經是2023年了,機車早已經進入了四沖程電噴時代,它的核心技術已不再低端,就算是一些入門級的車型也有了明顯的升級,比如題主所關心的機車變速箱在工作效果和操作方式上也不再單一。
當前的機車變速形式主要分為手動分離有級變速箱(跨騎車),自動分離無級變速箱(踏板車),自動分離有級變速箱(彎梁車),DCT手自一體變速箱四種,前三類比較常見。
這其中就包括題主想要的「無級變速」,并且這種技術的應用在兩沖程時代就有,只不過那時的它還沒有普及,而現如今大街上跑的踏板車,大多數都是自動分離無級變速箱。
機車的無級變速箱在工作原理上和汽車的CVT比較相似,它不需要人工參與換擋,所以騎行人員的左腳已經徹底被解放,只要放在地板上即可。
而它也已經實現了油門控制動力自由轉換的終極目標,完全可以做到應對不同路況的動力需求。
只不過這套系統的組成結構和CVT還是會有一些區別,踏板車的無級變速將采用皮帶傳動,不再是鋼帶。
機車的無級變速箱和發動機是直接組合在一起的,它會由兩大部分組成,分別為自動離合器和變速裝置。
怠速或者小油門狀態下,自動離合器會處于分離狀態,一旦發動機轉速提升離合器就會結合,并會將動力傳輸給后輪。
而變速箱也會隨之進入工作狀態,會自動根據車輛的行駛阻力,調整前后兩套輪組的直徑大小,進而實現最終的變速效果。
簡單來說,在低負荷狀態下,發動機曲軸變速輪會大于后輪變速輪,來實現踏板車對于速度的需求。而重負荷狀態下為了提供車輛最基本的前進動力,曲軸變速輪就會變小,而后輪變速輪就會變大來增強扭矩。
這個過程會隨時變化,所以理論上無級變速箱所能轉換出的擋位會有無數個,并且每一種狀態下的速比還會不一樣。
而對于騎行人員來說,這個過程中無需過多操作,只要控制油門即可,大油門它就會跑的快,爬坡能力也會更強,反之就會變慢變弱。所以對于初學者踏板車的無極變速是非常友好的。
綜上所述,無極變速箱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在了踏板機車上,并且它的實際變速效果也還不錯,與此同時腳動掛擋也只是機車操作方式的一種,所以千萬不要在自己有限的認知下,就否定某些事物的進步和相關技術的應用,不然就會很容易成為別人眼中的無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