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拓海。明明新車才跑了259公里,在出收費站的時候卻被告知高速上跑了295.8公里。這讓很多人都看不明白,到底是誰出錯了,有沒有貓膩?拓海我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但是總結我開車12年的經驗,今天就來分幾個方向跟大家分析一下這個問題,大家一定要學會理性看待問題。
咱們在日常用車過程中,其實很少去注意高速的收費里程是怎麼計算的,反正就是進收費站到出收費站,人家收多少就是多少。幾乎從來沒有出現像文章開頭說的這種表顯里程和收費站計費里程不一致的情況,即便是有大家可能也都沒注意過,畢竟誰會想到這個還能有問題?
實際上,高速上的計費里程是有一個公式的,這個公式大概的意思就是咱們在 高速上跑的總里程是高速主線長度加上匝道長度,再加連接線折算里程以及隧道按系數計算增加的里程才是實際上要收費的里程。大家看不懂沒關系,我給大家簡單捋一捋。
比如湖南2021年公布的高速里程計費方法里面說的,每一個匝道的計費里程是按0.5公里計算。咱們在高速上需要切換路線就會經過匝道,比如拓海我回老家短短60公里的路程,就要經歷3個匝道,這3個匝道即便是只有不到0.2公里也要按每個0.5公里來算,3個加起來就是1.5公里了。
再有就是隧道和橋梁的系數,其實以前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不知道隧道和橋梁是另外收費的。我以為隧道是按正常的高速路段來計算費用,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的。比如湖南公布的隧道計算系數, 1公里到3公里內的隧道系數是1.8,那麼這3公里的隧道實際收費的里程就變成了5.4公里,整整多了2.4公里。我在去白色的時候一路上能經過七八條這種長度超過1公里的隧道,一路上按照隧道的系數計算增加的里程隨便就能超過10公里。還有橋梁呢,橋梁也是有相應的計算系數的。
文章開頭的這個例子不排除收費站揣著明白裝糊涂,但是也同樣不排除司機的視訊掐頭去尾博取流量。比如司機顯示的里程會不會是自己不熟悉新車的操作,本來想看總里程的,在跑了30公里進入高速服務區休息過程中亂按,才開始給車輛行駛計算的小計里程呢?如果按照上面的計算方式,259公里的高速經過的匝道多或者經過的隧道多,那麼收費站計算出來實際應該收費的里程比車子表顯里程多個10幾20公里是正常的。咱們需要理性的去看待問題,讓子彈再飛會,也許會有反轉呢?